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七日電 題:樹信心定預期 明年中國宏調路向不變
中新社記者 王永志
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一月二十七日召開會議,強調明年要繼續(xù)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北京大學學者蔡志洲博士第一時間接受本社記者采訪稱,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比較微妙的時刻,中國高層明確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宏觀政策路向不變,有助于鞏固成果,樹立信心,實現(xiàn)中國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
按照慣例,時近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經濟工作,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也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備受世人關注。蔡志洲認為,中央提出“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節(jié)奏、重點,落實和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提高經濟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可持續(xù)性!笨梢岳斫馐且荒昵爸袊瞥龃碳そ洕粩堊佑媱,雖已取得公認的成效,但是中國經濟還不到高枕無憂的地步。他指出,中國經濟今年在保增長方面,“三駕馬車”中投資拉動居功至偉,而外需卻乏力。如果沒有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企穩(wěn)回升勢頭難以呈現(xiàn)。
蔡志洲表示,中國外需雖然下降,但其他國家下降幅度更快。根據蔡博士的預測,今年中國出口可能取代德國,坐上第一大國的位置。未來貿易摩擦勢所難免,因此堅持宏調路向不變,強調促進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xù)增長,應屬明智之舉。
曾任云南大學副校長的北大學者曹和平同樣認為,時下國際國內都有談論“退出”機制的說法,中央堅持保持宏觀政策的基本取向,實際上是對此作出回答。他認為,從第三季度經濟數據看,中國經濟向好應無疑義,但是世界經濟尚不明朗,中國還得注重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同時,曹和平對落實和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一攬子計劃中的“豐富完善”,作出了解讀。他認為,此次會議提出“要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是務實的。因為,四萬億元的刺激政策,在穩(wěn)定存量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中國經濟結構還待調整,豐富完善就是要在穩(wěn)增長的同時,著力調整好結構,尤其是在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領域有新的作為。這樣,就可存量穩(wěn)定、增量優(yōu)化,促使中國經濟雙翼齊飛,更加穩(wěn)健。
當下,中國經濟正處于關鍵時期,資本市場本周因內外因素,也跌宕起伏,除了自身調整因素外,對于中國明年宏觀經濟政策的揣測,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間觀察人士稱,中央明確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宏觀政策基本取向不變,將有助于資本市場增強信心,也讓國人對中國未來發(fā)展有一個比較明晰的預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