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寶豐縣趙莊鄉(xiāng)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魔術之鄉(xiāng)”, 22個行政村3.6萬人口中,民間魔術演職人員就達1.2萬人,上至7旬老人下至6歲兒童,幾乎都能隨手變上幾個戲法。每年農忙外,村民就會組織魔術團體到全國各地表演,年收入達2.8億元人民幣。
12月21日,中新社記者帶著好奇來到趙莊鄉(xiāng),隨意走進一座外表很普通的農家院落,主人打開音響,搬出魔術桌,和著歡快的音樂,一臺精彩的魔術就上演了。
河南省寶豐縣趙莊鄉(xiāng)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魔術之鄉(xiāng)”, 22個行政村3.6萬人口中,民間魔術演職人員就達1.2萬人,上至7旬老人下至6歲兒童,幾乎都能隨手變上幾個戲法。每年農忙外,村民就會組織魔術團體到全國各地表演,年收入達2.8億元人民幣。
12月21日,中新社記者帶著好奇來到趙莊鄉(xiāng),隨意走進一座外表很普通的農家院落,主人打開音響,搬出魔術桌,和著歡快的音樂,一臺精彩的魔術就上演了。
表演者叫張本洲,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今年已經50歲的他,從18歲就開始跟著村里人學魔術,到現在已經32個年頭了。現在家里的四口人,除了在外上大學的兒子,他的老伴兒和上小學的女兒都會變魔術。
采訪(農民魔術師 張本洲):我每天經常在這個小院表演多少次了,我的小孩也等于是感染了,經?次已莩,她四五歲開始,我讓她學,學幾個簡單的(魔術)。
張本洲說,魔術分為近景魔術和遠景魔術,遠景是需要道具的配合,練起來沒那么難,可近景魔術,就全靠手上的功夫,只有手上的功夫練到家了,才能出神入化。除了他剛才表演的幾個簡單的手彩魔術外,他會變的魔術還多著呢。
采訪(農民魔術師 張本洲):近景魔術,特別是手彩魔術好看,雖然它小好看,剛才你看我這(道具)雖然很小,但是我現在問你看出來沒有,咋走脫了,用俺的話說就是咋走脫,也就是咋藏起來了,那得練,不練不行,起碼你沒有一個月兩個月的練,這得靠手。
探訪中,記者還見到了被村民稱為“魔頭”的農民魔術師劉順,看到記者,他在自家表演魔術的舞臺上隨手展示了幾個小魔術。
劉順說,趙莊農民魔術師的特點就是“忙時種地,閑時從藝”,不像專業(yè)魔術師那樣深入練習,他們還需要包裝及舞臺臺風的練習。一個成功的魔術師,需要的不僅是熟練的手法,還需要眼神、臺風、語言表達的配合,這樣才能上得了臺面,向觀眾展示更多的東西。
采訪(農民魔術師 劉順):你該是搞鬼的時候,你的眼神在這馬上給他引到那去,這些你都得活躍,所以這都很重要。近景的(魔術)需要說話,用語言你正說話呢,你問的語言,他(魔術師)馬上給你引到那邊去,給你引得遠遠地,這句話他就給你答復了,把你的眼光視線都給引走了,所以說他永遠都露不了餡。
村民練習魔術雖然辛苦,但都是靠勞動掙錢,也是一門發(fā)家致富的手藝。嘗到魔術的甜頭,演職人員越來越多,趙莊的“魔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如今,他們在不斷創(chuàng)新魔術技法的同時,也讓魔術走進當地校園,讓古老的魔術藝術在年青一代更好地傳承和推廣。
記者 周小云 河南寶豐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