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永平:“戀殖”心態(tài)等“臺獨”敘事是虛假的敘事建構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劉大煒 張曉曦)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3日在北京表示,當前,臺灣社會存在一種“戀殖”心態(tài),這與被扭曲的片面史觀有很大關系。
巫永平當天在北京參加“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抗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首先要明確一點,日本是以竊取的手段占領臺灣,并將其作為殖民地來統(tǒng)治。自1895年起,在日本的國家定位中,臺灣始終是一個殖民地。到二戰(zhàn)后期,日本在臺灣的建設,更兼具服務向南擴張戰(zhàn)略的意圖?!叭毡驹谂_灣留下的物質或制度層面的所謂‘建設成果’,都是在殖民統(tǒng)治的前提下實施的,其根本目的始終是為了日本的利益?!?/p>
他提到,二戰(zhàn)結束、臺灣光復后,日本對臺灣的殖民歷史被選擇性重新建構起來。公眾所看到的,往往是日本遺留的物質基礎設施,殖民統(tǒng)治50年的完整敘事卻被有意淡化,大量臺灣民眾曾遭受的屈辱與壓迫被悄然抹去。這種基于片面史觀的人為想象,正是導致如今臺灣社會上存在某種扭曲,甚至病態(tài)“戀殖”心態(tài)的根源。
“唯有正本清源,才能從根本上矯正被片面歷史豢養(yǎng)的病態(tài)心態(tài)?!蔽子榔秸f,要扭轉這一局面,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是盡快搶救、記錄仍健在的親歷者的歷史記憶,保存真實的聲音;二是打破目前僅以部分事實放大而成的日本殖民臺灣“精英統(tǒng)治史”敘事,糾正被扭曲的史觀。
巫永平也提到,“戀殖”心態(tài)等“臺獨”敘事是一個虛假的敘事建構。這種敘事能起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島內部分民眾沒有機會接觸更多元的觀點和事實。但隨著臺灣年輕人更多通過互聯(lián)網了解大陸的真實信息、島內“網紅”通過親身經歷打破民進黨當局的“信息繭房”,以及民進黨當局施政不力招致民眾不滿、大陸實力逐漸增強等因素,臺灣民眾也意識到“臺獨”是不現(xiàn)實的,主流民意正在發(fā)生變化。(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4日 10:13:53
 - 2025年11月04日 06:25:57
 - 2025年11月03日 17:06:40
 - 2025年11月03日 13:55:18
 - 2025年11月03日 12:17:42
 - 2025年11月03日 11:33:23
 - 2025年11月03日 10:41:25
 - 2025年11月01日 14:24:23
 - 2025年11月01日 12:51:35
 - 2025年11月01日 11:35:50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