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節(jié)氣諺語:水冰地凍萬物藏 立冬時節(jié)真的一天比一天冷嗎?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1月7日),我們迎來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冬。此時冷空氣愈發(fā)頻繁,氣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過渡到冬季的寒冷冰凍。民間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等諺語。立冬時節(jié)真的一天比一天冷嗎?哪些地方會加速入冬?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時,隨著氣溫走低,水開始結冰,土地開始凍結。常年立冬期間,冷空氣不僅活動頻繁,實力也顯著增強,是全年降溫最猛的節(jié)氣,也是全國型寒潮頻次最高的時節(jié)。

“立冬一日,水冷三分”,民間常用此諺語來形容立冬時節(jié)天氣轉寒的情形。中國天氣網通過盤點1991年至2020年氣象大數據發(fā)現(xiàn),常年立冬第一天,全國平均最低氣溫為0.64℃,之后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到了立冬最后一天降至僅有零下3.32℃。
進入立冬節(jié)氣,冬季范圍也會加速擴張。常年立冬節(jié)氣開始時,冬季前沿抵達華北南部、秦嶺、川西高原一帶,立冬期間入冬進程加速,冬季繼續(xù)向南跨越,陜西南部、河南、山東南部、蘇皖中北部等地都會陸續(xù)邁進冬天的門檻。
作為冬季的起點,立冬時節(jié)流傳著不少與氣候預測、農事活動相關的諺語。例如“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暖,今冬暖”等諺語,都以立冬當天的天氣來預判冬季整體的氣候特點?;跉夂蝾A判,古人會進一步總結出指導農事的行動指南類諺語,以確保農業(yè)生產順應節(jié)氣變化。 “立冬不砍菜,必定受凍害”這一諺語,結合了立冬后氣溫驟降、霜凍頻繁的氣候特點,提醒農民需及時收獲蔬菜,以免遭受凍害。
民間還有“立冬補冬,補嘴空”之說。為了抵御寒冷,立冬時節(jié),人們會選擇熱量較高的食物來補充身體能量,羊肉和餃子是北方不少地方的冬日必備,南方則偏愛雞鴨魚肉。
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jié)氣,立冬期間各地活動也非常豐富。例如,浙江紹興地區(qū)有釀黃酒的習俗,為祈求福祉,還會舉辦祭祀 “酒神” 的活動。北方多地至今仍保留囤冬菜的習俗,通過腌制或窖藏的方法,將大白菜、土豆、蘿卜、大蔥、紅薯等耐儲蔬菜保存下來,以確保冬季攝入的蔬菜種類豐富。此外,一些地方還會舉行迎冬、賀冬等活動,來宣告冬季的開始。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唐代詩人白居易筆下的詩句,描繪出冬日里圍爐飲酒的溫馨場景。當立冬來臨,天地間生機逐漸收斂,萬物進入休養(yǎng)、收藏狀態(tài),我們不妨放慢生活節(jié)奏,感受冬日獨有的安穩(wěn)與愜意。(策劃/杜冰冰 設計/劉紅欣 數據支持/王也 審核/李寧 張慧 劉文靜 余曉芬)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6日 18:45:39
- 2025年11月06日 18:30:58
- 2025年11月06日 18:25:50
- 2025年11月06日 17:58:46
- 2025年11月06日 16:59:30
- 2025年11月06日 16:03:27
- 2025年11月06日 14:17:30
- 2025年11月06日 11:20:09
- 2025年11月06日 11:16:52
- 2025年11月06日 11:09:2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