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交融”引游人 浙江縉云文化古跡“煙火氣”中煥新生
中新網(wǎng)麗水10月8日電(周健)浙江麗水縉云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軒轅黃帝名號命名的縣,歷史悠久,擁有不少文化古跡。今年國慶、中秋“雙節(jié)”長假期間,各類文旅活動在這些古跡中舉行,古今對話、新舊交融,散發(fā)出無窮魅力。
作為“石城”,縉云有大大小小采石場遺跡3000多處,被稱為“巖宕”。數(shù)年前,縉云委托北京建筑師徐甜甜及其事務所團隊,對具有代表性的9個采石場遺跡進行生態(tài)活化利用。
其中,9號巖宕因天然的弧形巖壁、深邃的空間層次,具有良好聲學效果。就在長假期間,國家一級演員、浙江音樂學院教授鄭培欽在9號巖宕中帶來“重溫經(jīng)典 夢回紅樓”鄭培欽獨唱音樂會,以1987版《紅樓夢》經(jīng)典曲目為紐帶,邀觀眾沉浸式“夢回紅樓”。

當夜幕降臨,燈光透過巖縫灑在舞臺上,悠揚的歌聲與巖宕的天然回響交織,與鼎湖峰的山水意境呼應。從《枉凝眉》的婉轉哀怨,到《葬花吟》的凄美感傷,再到《紅豆曲》的柔情繾綣……經(jīng)典旋律在文化古跡中煥發(fā)全新生命力。
鄭培欽表示,“在故鄉(xiāng)的巖宕中開音樂會,旋律不再局限于聽覺,而是與山石、月色,還有我們的文脈形成立體的文化景觀,讓經(jīng)典從聽覺記憶變成沉浸體驗。這種自然之聲、經(jīng)典之聲、故鄉(xiāng)之聲的交融,能讓大家在感動中重拾對傳統(tǒng)文化的記憶,體會藝術與山水共生的真正魅力?!?/p>
位于縉云壺鎮(zhèn)鎮(zhèn)的古建筑百廿間則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麗水市單幢民居建筑整體結構較大且保存較完整的清初古建筑之一。連日來,“百廿間”每天夜間舉辦文化活動,青磚黛瓦間、雕花木窗旁,各類表演輪番上演,吸引游客紛至沓來。

其中,《邀月之舞》將瑜伽的柔美與古典舞的靈動融為一體,舞者身姿輕盈如蝶,將中秋“人月兩圓”的綺麗畫卷緩緩鋪陳在觀眾眼前;中式樂器合奏《象王行》匯聚了大鼓、琵琶、笛子、中阮、二胡等五種經(jīng)典樂器,樂聲交融,震撼人心;婺劇專場呈現(xiàn)“文武八仙”“穆桂英獻寶”等經(jīng)典劇目,鏗鏘的鑼鼓、高昂的唱腔在古建筑陪襯下更加迷人……
可見,在縉云,每一處古跡都不是靜止的過往,而是與當下共生、向未來延展的文化坐標。千年文脈在“雙節(jié)”的煙火氣中煥新生長,讓更多人讀懂了歷史與現(xiàn)代交融的獨特韻味。(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10月17日 12:04:07
- 2025年10月17日 11:05:16
- 2025年10月17日 09:52:37
- 2025年10月16日 19:29:22
- 2025年10月16日 15:15:36
- 2025年10月16日 14:20:18
- 2025年10月16日 10:47:33
- 2025年10月16日 09:51:21
- 2025年10月15日 15:50:58
- 2025年10月15日 14: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