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傳鄉(xiāng)愁 六旬臺胞展“照片墻”述兩岸情緣
中新社重慶10月22日電 題:舊物傳鄉(xiāng)愁 六旬臺胞展“照片墻”述兩岸情緣
中新社記者 鐘旖
“這是我媽媽周歲時在廣州的留影。70多年前,她裝在樟木箱里帶去臺灣,如今我又一箱箱地背回大陸?!弊哌M重慶一家名為“德叔雞湯鋪”的小店,幾面貼著老照片、舊檔案的墻壁格外醒目,67歲的臺胞徐德煌介紹時如數(shù)家珍。
來自臺北的徐德煌已在重慶生活16載,被朋友們親切地稱為“德叔”。其坦言,自己在見證大陸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不斷融入在地生活,“這些年最大的慶幸,是到大陸發(fā)展,并在這里落葉歸根”。德叔說,選擇從“過客”變“歸人”,源于割舍不斷的大陸情緣。
德叔的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廣州人,20世紀50年代,兩人在臺灣相識,并攜手一生。出生于1958年的德叔受家庭熏陶,說得一口流利的粵語和上海話。
對德叔而言,大陸是事業(yè)發(fā)展的“奮斗之地”。自1994年初次“登陸”探親后,他就頻繁往來兩岸,經營女裝生意。2009年受友人引薦,德叔到重慶尋找發(fā)展機遇,投身酒水行業(yè)?!跋胍龀梢环菔聵I(yè),肯定會有辛苦,但也樂在其中?!彼貞洠匠堑南奶斐S龈邷靥鞖?,開著面包車走街串巷送貨,不消多時,一身衣服便濕透了。
有感于重慶人的耿直好客、直轄市的無限潛力,德叔日漸萌生“留下來”的想法。2022年,已放緩打拼步伐的他在一眾朋友的建議下,覓得一街邊房屋開起雞湯鋪。門店僅供兩桌人用餐,不做推廣,顧客多來自口口相傳的熟人介紹。“我的初衷是為大家提供一個溫暖的場地,吃得安心、合口味,載興而歸就好?!?/p>
德叔自稱是“佛系”店主,雞湯鋪只在晚間營業(yè),白天的悠閑時光用來看新聞、品茗茶、整理從臺灣家中搬來的舊物。黃油罐、水晶碗、紀念郵票、絕版書……他說,看似平常的物件,曾陪伴其成長,滿載著鄉(xiāng)愁。最珍貴的,要屬從父母手中傳下來的老照片,一共上千張,最老的影像距今百余年。
“這是我在大陸的太婆(即外婆的母親),穿著旗袍、舉著團扇和家人合影”“外婆抱著一歲的媽媽坐在藤椅上”“我們一家四口在臺北拍的全家福,我約莫三歲的樣子”……指著一個個精心裝裱的相框,德叔說,作為歷史的見證,老照片不僅記錄著家族橫跨兩岸的悲歡離合,亦讓他感受到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情感聯(lián)結。
一些珍檔也被掛在墻上。父親1964年的調任文書、父母的“結婚公證書”與登報啟事、德叔的幼兒園及小學畢業(yè)證書……每當遇到食客好奇咨詢,他便從父母的相識說起,熱情講述兩岸往事,“猶如打開一扇讓更多人了解臺灣的窗口,大家在互動交流間增進了感情”。
多年來,德叔將小店視為生活的一部分,用心打造成一個兼具社交功能的休閑場所。令人欣喜的是,這一方小天地迎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他也結交了不少忘年交,三兩好友常圍坐一堂,分享生活、碰撞思想。
年近古稀,德叔稱,自己正在為生活做減法,唯獨不愿減掉與兩岸相關的記憶與聯(lián)結。未來,他將持續(xù)豐富照片墻,以店為橋,守護、講述這份跨越兩岸的鄉(xiāng)愁。(完)

精選:
- 2025年10月22日 19:24:14
- 2025年10月22日 18:17:48
- 2025年10月22日 16:25:49
- 2025年10月20日 21:47:34
- 2025年10月20日 21:08:58
- 2025年10月20日 15:48:03
- 2025年10月20日 11:50:26
- 2025年10月19日 20:47:01
- 2025年10月02日 10:52:29